以学习需求为导向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成人高校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尤其在现时客观环境条件下,学习者状况变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变化,要求成人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涵等进行相应的、必要的改革。近两年来,学校面对生源现状特点,不断调整观念,制定措施,逐步形成符合现代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对教育教学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改革。
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增加通识课版块
通识课程是一种专题性的、变化的、概述性的知识普及课程。通识课程有利于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新知识综合性、普及性教育,以开拓学生专业教学视野和扩大知识面,让学生接触感兴趣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知识和信息,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作思考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学习。自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开发了《爱上电影——经典影片精讲》;《职业生涯规划》;《四季居家茶艺》;《劳动合同的纠纷与处理》;《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绘画》;《旅游中的趣味与禁忌》;《西方餐桌上的中国美食》;《西方流行音乐与文化》;《信息技术与生活——走近云计算》;《职业生涯规划》;《传统文化的复兴》等多门贴近学生需求的通识课课程体系。通识课程一般分配为1或2学分,教学实施以跨专业、跨年级的课堂大课、网上视频等教学资源、随堂或网上答疑交流等教学载体组成。以1学分通识课为例一般由学员参加集中面授1次,网上实时BBS讨论一次,课堂集中讨论1次,书面(网上)作业1次几个环节组成。每学期通识课教学完毕,学校均组织学员测评,2014年度第二学期数据显示认为通识课对自身学习有较大帮助的占到91%;2015年度第一学期数据显示对课程内容感到很满意的平均为81%,从反馈效果看,通识课受到了学员普遍的欢迎。
这种以满足学习需求为导向,在符合基本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施与通常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成人专科教育的一种尝试,是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融合。
二、注重学以致用,加大社会调查(实践)比重
自2008级起,学校在15个专业全面实施《社会调查(实践)》,践行“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各教学系部依据专业特点展开研究,策划适合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的教学内涵。2014年,更是加大了各专业社会调查(实践)课程的比重,社会调查(实践)课程调整为开设二次,学分增加至6-8学分。第一次安排在入校后第一学期,主要内容为参加专科学习之后的感想和学习体会及要求;第二次安排在第三学期,主要为结合专业课学习后,参与单位或社会实践后的分析与研讨。学员们通过社会调查(实践)的锻炼后,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功效,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实践)》课程与《社会学》、《社会问题研究》等课程结合教学,联系当前社会实际问题开展教学,进行了较为突出和有效的实践。在主持教师的指导下,策划社会学专题,主要研究当前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大学生就业”、“外来人员就业”等实际问题,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学生进入社区街道,调查研究实际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对策,撰写调查报告。调查研究结果反馈给社区街道用于工作决策。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为学校各专业如何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获得实战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课题引领,完善教学视频录制,推行知识点教育
学校以《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优质课程建设与共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课题)来引领校内教学改革。为适应成人学员尤其是武警学员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学校先从武警学员较多的行政管理和工商企业管理两个专业入手进行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首先,做好每门课程校本教学资料的汇编,每门课程包含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整理提炼的各章节教学知识点,五套练习卷,两个专业已经完成44门课程校本教学资料汇编,作为教学的基本载体;其次,在提炼知识点基础上,按计划分批拍摄教学视频资源,要求教师事先策划好拍摄脚本,对应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作为面授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学校录播教室的建成,现已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行政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市场营销学、大学语文、基础写作、现代汉语等10门课程的拍摄录制,计划在2-3学期基本完成两个专业必修课的视频制作。这些教学视频资源将以网上资源形式用以课堂教学的补充。下一步,学校一方面将继续进行核心课程的教学视频拍摄,一方面优选部分课程进行MOOC转化,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这些教学改革的尝试,学校旨在在坚持课程教学体系系统性的基础上,实施“知识点”教育,以系统化“碎片”方式呈现教学内涵,从而一定程度的化解成人学员工学矛盾,达到提升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四、调整部分老旧课程,确保核心课程有效实施,推进课程设置与证书相结合
近两年,结合学分银行建设等工作,学校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中的不适应当前形势,教学内容陈旧的课程。组织教师研究专业核心课程的发展现状,社会非学历证书的发展要求,将证书课程引入教学体系,围绕“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的目标进行课程设置调整。这不仅符合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正体现了终身教育立交桥的功能,受到学员的好评。近年来,学校坚持专业核心课程不降低要求,努力接轨行业证书需求,老旧课程不断淘汰的专业培养计划调整思路,与时俱进的动态开展教育教学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计划设置调整,课程内容的优化,新型教学模块的导入,目前培养方案中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比例达到17.24%,通识类课程比例达到11.5%,完成了19门课程的课程资源建设,学校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然而学校教学改革仅仅是手段,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改革提高成人教育教学的效率,提高学校教学服务的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目前而言,应在抓好教学规范、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集思广益,以教学有效和学生满意为改革目标,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现代化网络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使之适应成人学生边工作、边学习、边积累、边提高的学习需求特征,让教与学两个方面充分体现终身学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