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参加黄浦之光大赛的补充通知
发布日期:2015-09-17 12:00:00 作者: 


关于参加黄浦之光大赛的补充通知

 

接黄浦区青年教师协会、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通知,我校在57日已发过《关于青年教师参加黄浦之光—2015微课程大赛的通知》,现进入提交阶段。请各位老师根据通知的要求,提交相关作品和论文。

提交地点:科研室

截止日期: 2015930日(星期三)

联系人:王润清

邮箱:wangrunqing2005@126.com

电话:64315078*8061

手机:13585919129

 

附件一:黄浦之光通知(见下文)

附件二:《微课程设计表》(请到“模板下载”中下载)

附件三:《微课程大赛评审标准》(见下文)

 

科研室

2015917

 

 

附件一:

全区各学校:

    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提高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以梳理经验,推进微课程建设,黄浦区青年教师协会、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以实践中的微课程为主题,共同举办黄浦之光—2015”青年教师微课程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搭建展示交流和推广微课程应用平台,推进微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运用并积累相关经验,于实践中解决问题和困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高效课堂的建设,并营造开放、积极、创新的创作环境。

    二、参赛对象

    全区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以个人和团队的方式参赛均可。

    三、大赛内容

    本次大赛包括两个类别,教师可以选择其一或者全部参加:

1)专题(系列)微课程设计竞赛。在去年微课程大赛的基础上,今年的微课程竞赛聚焦于专题(系列)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每个专题微课程必须围绕一个主题,通过精心设计,用3-8微视频完成该主题的系列学习任务。

2实践中的微课程征文竞赛:围绕自己开发与实施微课程中的经历与体验,撰写相关论文,参加实践中的微课程征文竞赛活动。论文要基于实践,有感而发,理性提升,指导实践。

    四、专题(系列)微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微课程类别

    本次大赛只设置专题(系列)微课,即根据学科特色,围绕某个教学专题、问题或主题,形成3-8节的系列微课。且每节微课围绕主题展开,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是一次较为完整的教学或活动。受众可以是学生、教师、甚至是家长。

    比如针对学生的:以学科知识点学习为主的系列微课(如化学实验系列、宾语从句系列、数学整式系列、牛顿定律系列等),或者是学习方法指导系列微课(小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初中生写作指导等),或者是专题教育微课程(如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

    针对教师的:如专题教研活动、几何画板的使用等;

    针对家长的:如课外阅读怎样做、青春期家庭指导策略等。

    (二)微课程形式

    1.微课程形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融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剪辑等为一体的课程资源,并以教学媒体资源的形式呈现。

    2.微课程时间设置。每节微课程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总节数不超过8节,每节微课围绕主题展开并相对完整。(根据已有权威研究结果,为提高应用效果,建议每节微课程时间最好控制在6分钟以内。)

    (三)版权

    参赛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参赛者应对作品拥有著作权,不得从他处抄袭、转载。作品中如有引用他人的音乐、图片、视频及其他资源,请在申报时予以文字说明,注明出处及来源。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行承担后果。同时大赛举办方拥有参赛作品的展示和使用权。

    五、大赛组织过程

    (一)赛程安排

    大赛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4月至10月中旬。主要任务是启动大赛,教师填写《微课设计表》(参见附件二),设计微课程,将微课程运用于教学实践,撰写征文,上传参赛资料。

    第二阶段:2015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主要任务是参赛微课及论文的展示交流与评审。参赛作品将在网上公开展示交流。评审采取专家评审和网络点击好评率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评选出若干等第奖。(微课评审标准参见附件三)

    第三阶段:201511月,主要任务是举办青年教师微课程论坛活动,探讨微课程开发与教学应用的相关议题。

    (二)材料提交方法及要求

    1.专题(系列)微课参赛者

每位参赛者须同时提交两份材料:一份是《微课程设计表》,一份是微课程视频文件。《微课程设计表》可在黄浦微课网或本校“模板下载”中下载。

每位参赛者都将在黄浦微课网上有独立的用户名和秘密。参赛者的用户名和密码由学校管理者自己添加设置。学校管理者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各校在黄浦教育科研网的登陆用户名(密码同用户名)。每份参赛作品都需要学校管理者统一审核通过后申报至微课程大赛平台。

微课程视频文件必须为flv格式的文件,每份视频文件均不要超过30M

系列微课程需包含以下信息:主题名称、每节微课程名称、执教者单位与姓名。

每所学校需要提交《学校参赛微课作品汇总表》(参见附件四)。

系列视频文件要上传到黄浦微课网http://weike.hpe.cn

    2.征文参赛者

    学校管理者将本校参加征文比赛的论文汇总,填写《学校征文比赛汇总表》(参见附件五)。

                               

 

 

附件三:

“黄浦之光-2015青年教师微课程大赛

评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