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学生活动 > 正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学的现实意义
发布日期:2013-05-13 12:00:00 作者: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而老子的道学至今也有二千五百多年了,道学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会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影响。

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从这些记载来看,说明道学文化影响着世界各国文化。

从道学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来谈无为而治。老子无为思想并非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而是富含哲理、十分精深玄妙的治国哲学思想。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执政者不要为了自身利益不该为而为之,不要把放在统治上,要把放在服务于人民的行动上。在刚结束的两会上,代表提案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医疗、养老、福利等民生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这些就是无为而治。

同样,老子也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我想,既然无为从善,那我们更应人为从善了。

再从道学上的“道”与“德”来看人和生态平衡。道生万物,而万物靠自己的德来蓄养。有德则道居,无德则道离。德,是道化于物的功能。从道学的“道”中,我们同样可以悟出人生之道,即“德”,就是人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的基本底线。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的发展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日前发生的死猪漂流到黄浦江事件,那些把死猪抛入河中时是否守住了人的基本底线?是否思考这个“德”?当今社会,面对经济物质的诱惑,我们是否想过道法自然。当下的世界,我想也绝不是老子当时所看到的或者所悟到的道常无为。如今,虽道常还在,宇宙万物本身还在,但人和自然却不能合一,否则人们就不会说现在的天气变化无常,这个无常就可以说明现在的道非以前的道。各国都在竞争科技发展,进行多种化学试验,使宇宙空间多了许多“道法”外的物质,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怪像频现。所以,我们要从道常无为学做人,从道法自然谈发展,从道法自然来建设建成美丽中国。

世界各国人民通过老子思想认识中国,也充分体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含蓄的修为和做事方法。相信他们也赞赏和了解中国人民的无为思想和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更应弘扬学习道学文化,正确把握老子的道学思想,在发展中不断渗透“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内涵。那么世界会更和谐而自然。

                                              11行政(丽园)   孙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