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学生活动 > 正文
琴声的共鸣——审美主体的欣赏与认识
发布日期:2012-10-30 12:00:00 作者: 


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有时,她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有时,她却需要你用心去捕捉。

这个国庆假期因为白天要工作,晚上电视节目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除了看当天的精彩节目,还会抽空看那些以前比较喜欢的节目回放。

电视里传来悠扬而美妙的乐曲——那是上届的达人秀冠军刘伟,矮小的个子,戴着副黑框架眼睛。他在表演用脚弹奏钢琴,他的外貌很不起眼,而且没有胳膊,没有双臂的他站在舞台上显得很瘦弱。记得第一次看这节目时,我只是觉得很惊讶,因为他所取得的荣誉很不容易。

这次通过《美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感受更加深刻了。当他用双脚弹奏了一首优美的乐曲后,主持人问他,没有了手臂,为什么会学钢琴,并弹得那么出神入化。他以惊人的话语震撼了在场的几乎所有人,也包括我:在那次意外失去了手臂时,心里想的就是——要么就立刻死去,要么就精彩的活着!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选择的不是大部分人能做的悲痛和绝望,而是化悲痛于力量——不断地努力练习用脚弹奏钢琴,打破世界上弹奏钢琴只能用手的记录。他,最终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

没想到他那么矮小的身躯内竟然有着那么强大的爆发力。我觉得他的身躯一下子变得好高大,脸庞变英俊了!他是生活的强者,他是美的化身。他虽然没有双臂,但是他比拥有双臂的正常人更有生命的搏击力。想象得出他在练习时的异常艰难。他拥有的力量的源泉来自内心。最终大家都觉得他并不弱小,而是非常强大。

当刘伟用优美的钢琴旋律牢牢地锁住了我们的时候,我们在音调里听到的难道不正是自己心的声音并且无形中与他的琴声产生了共鸣吗?

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就是我们从审美欣赏角度考察和分析,人作为审美主体所获得的认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目前的我,正处于半工作半学习的充电阶段,有时候也会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烦心事有所困扰,有点彷徨,有点倦怠,甚至有时候想要放弃……但是如今通过美学原理的学习和对身边的美的发掘,我觉得自愧不如。没有健全的手脚和漂亮的外表的人照样很有自信,照样可以获得重生,何况我这样的健全人呢?于是,我重新理清思绪,不再彷徨,不再困扰,下决定继续努力,多学知识,多充实自己。只有知识面扩大了,才能更好的挖掘身边的美。

让我们尽情体会审美所带来的无限愉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最终体会到美的真谛,自己的品质才会真正地提高!                                      

  11行政  朱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