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的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巨大,尤其是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文化,不断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
首先谈谈儒学对现代中国影响,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
儒家文化,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儒学作为中国二千余年来流传不息的文化主体之一,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思想理论,主体思想主要体现在命、礼、知、中庸、仁等五个方面,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道德规范,认知、忠孝仁义,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其次来说说道家,道家的中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要意思是人依靠大地生存,地上万物依靠天上的太阳照耀生长。日出与日落、月亮、星星的昼伏,所形成的大自然景象,就是天然的和谐之道、起始之道。道家认为道是自然形成于万物之前,自然界物质生长都具有顺应自然的特性,因此道就无所不在,道存在的现象就是和谐。
我们的祖先崇拜自然,在祭天地的过程中认识了大地四季轮回,发现了万物生长都随四季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后来黄帝、老子便把这种现象称“无为”。“无为”思想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为了构建和谐、保护这种和谐,人们立了许多规矩,这许规矩便是现在的法律,法律是和谐的基本保障,法律是和谐的最低标准。
当今社会中官与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都需要这种表现形式,表现的越充分,人心就越顺畅,做事越顺利,这就是道家思想的原意,也是我们所倡导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我相信社会发展离不开和谐,只有社会和谐了,人类才能拥有共同的幸福、更大的幸福。
再说说佛学,佛学的哲学理念主要体现在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佛教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历尽漫长岁月,这表明佛教的持久活力与恒久价值。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战争杀戮彼此起伏,要避免战争,就要消除产生战争的根源,而根源之一即是不懂得人类共依共存,自利利他的缘起之理,不重视沟通、和解,视他人为仇敌,不尊重他人生命。佛教的平等理念强调人人本性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尊严的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和平。佛教的人我互相尊重的思想,有助于人类和平共处,追求共同理想,建设人间净土。佛教强烈地反对杀生,突出地表现了佛教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崇高品格。中国佛教一直关注世界和平,渴望世界和平,呼吁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当代佛教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在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人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嗔愚痴、欺瞒诈骗等思想行为,也严重影响了现代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诚信。在这方面,佛教的道德规范,如“十善”的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都具有直接的对治意义。应当说,佛教“五戒”中的前四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和不邪淫,似可以作为当代人类正在探讨建立的普世伦理的重要参照。
09行政 胡文跃